糖尿病人下肢动脉有斑块怎么办?
添加时间:2018-11-13 11:43
浏览次数: 次
【
大
中
小
】
打印
关闭窗口
很多人可能以为动脉硬化只是心脏的冠状动脉硬化了,可能引起冠心病、心梗等,或者是脑动脉硬化引起脑梗、偏瘫等,却不知道动脉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的疾患,它不仅可累及心脑血管,而且还会累及肢体动脉。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往往就伴随着下肢动脉硬化。
下肢动脉硬化就是由于动脉壁中斑块的增多而造成的,斑块增多会使血管官腔变窄,甚至堵塞,被输送到腿和脚的氧气就少了,继而下肢肢体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,患者通常感觉到下肢或足部怕冷,腿部摸起来发凉。很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在初期并没有什么不舒服,但是随着动脉狭窄的加重,下肢远端肢体的供血不能满足持续的代谢需求,就会出现“走路活动后小腿无力或者抽筋样疼痛,休息一会就好了”这样的情况,临床症状专业术语称为“间歇性跛行”。这些也都正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表现。
下肢动脉斑块增多怎么办?
斑块增多,导致远端肢体缺血缺氧症状严重时,需要进行血运重建。一般通过进行各种搭桥手术(股动脉-股动脉、股动脉-腘动脉等),但因为损伤大,缺乏可重复性,目前在大多数病例里已经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。
我们说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,其中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就是改善循环,针对糖尿病足病人的改善循环就是要解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,运用药物改善下肢周围血管微循环、营养神经,提高机体组织供血,增加血氧饱和度,促进神经修复及毛细血管再生,建立侧支循环,这样即使对于不能做支架或介入手术失败的患者,也有很好的疗效。
哪些人群容易出现下肢动脉硬化?
1、 年龄≥70岁
2、 具有吸烟史或糖尿病史
3、 下肢症状提示有间断性跛行或静息痛
4、 已知其他部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,比如冠心病、颈动脉、肾动脉硬化等疾病。
所以建议大家尤其是高发人群应该定期去做相关检查,早发现早治疗,另外如果通过筛查检查出无症状的下肢动脉硬化也是有意义的,这样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,防治严重后果的发生。